据环球时报转发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文章指出,中国政府若要实现加速城镇化的目标,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粮食安全。随着中国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多,有人担心中国是否有足够可耕种的土地生产足够多的粮食以养活人口。
这个问题非同小可。研究中国环境治理的专家凯瑟琳·莫顿表示:“中国必须有至少1.2亿公顷可耕种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但现在中国约2/3的可耕地被认为是贫瘠或农业潜力低下的土地。”
由于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政府鼓励在全世界范围内投资农场,包括在墨西哥、古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喀麦隆、乌干达、坦桑尼亚、老挝、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一些中国农民,比如朱张金(音),认为这种外包现象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率。朱追随其他个体农民、农业企业和政府,在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购买大片土地。
外包农业有其好处,不少国家都走这条路就是明证。但跨国土地投资也存在很多潜在问题。投资者面临的挑战包括:为取得规模经济必须争取到大片土地、运输成本高昂、(农业投资)接受国的政治动荡以及当地人的敌意和怨恨。中国投资者也不例外,他们在南美和非洲购买土地,遭遇当地人越来越多的敌意,包括“新殖民主义”指责。
不过,这种指控并不准确,因为新殖民主义指的是一国的政策受到外部政治、军事或经济力量的影响。就农业外包而言,接受国的主权并没有丧失。中非关系问题专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学院国际发展项目主任布劳提根认为,指责中国搞新殖民主义的观察家使用一种“过于简单化的‘新殖民主义’概念——即中国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殖民主义讲的是支配和政治控制,占领和军力。中国在非洲不是这样。”
此外,指责中国搞新殖民主义,是在为接受国政府开脱责任。布劳提根表示:“那些使用这个词的人,未能认识到非洲经济早已被塑造成原材料出口型。应该由非洲人自己决定是否开发其他有吸引力的出口产品。”
不过,中国一直主动设法确保当地人受益。国际环境与发展学会2012年的报告里说:“获得土地是中国目前实施的投资战略之一,但这也是一个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战略包括与当地政府或公司合作及与当地农民订立契约。”当地人往往能够从中国的投资中获益,因为他们会继续在农场上工作,而不是被中国劳工所取代。
此外,在许多国家,由于中国带去现代化技术及对关键灌溉设施进行额外投资,中国的土地投资促进当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中国对道路和码头等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可以使当地其他行业受益。